走进不科学_第123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0节 (第1/5页)

    不过在他对面,徐云却认真的摇了摇头,解释道:

    “郭工,我可没骗您,本土驴的基因和外国驴还真有些不一样。”

    “要不然凭啥咱们本土驴的顶浆分泌液能搞出那种薄膜,外国驴却都不行呢?”

    徐云这次还真不是蓄意报复。

    当初在提及易安菌扩增培养的时候,徐云和好基友裘生曾经聊过两篇论文。

    也就是10.13881/j.ki.hljxmsy.2021.02.0100和10.28502/n.ki.nkjrb.2014.007254。

    论文的课题发生在2014年。

    当时由华夏基因库牵头,中科院的杨焕明院士曾经组织过一次对驴的基因测序,那也是世界首个大型的驴基因组项目。

    在后来的检测过程中,检测团队曾经发现过不少非常奇怪的情况。

    比如说……

    本土驴的体内会产生少量的巯基乙酸钙,也就是脱发剂的成分。

    又比如他们发现在本土驴中,会出现一种light int的表型,简称lp表型。

    在这种表型下。

    mc1r基因的突变体在影响毛发的同时,还会影响pept1基因cds序列的扩增。

    这直接导致了驴毛杨氏弹性模量存在一个很奇怪的比例,而且相当相当明显。

    例如相对湿度从0增大到100%的情况中,驴毛轴向肿胀仅有1%。

    而杨氏模量与切变模量的比值,却从217∶1减小到了15∶1。

    除此以外。

    本土驴的毛发上还检测到了一种与高嫩度组存在225个差异代谢物的磷酸戊糖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