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民国之南洋明珠 第17节 (第6/7页)
就成了南洋劳工的主要来源地。 来自广东和福建的劳工多了之后,这些人自然而然抱团,一两百年过去,这些从一开始的同乡宗族起来的党会规模已经相当大了,甚至到了随时能拉出几千人的队伍来。 殖民者来这片土地要的是财富,对于这片土地的治理,就像是羊圈一样管理,一大群羊,用几条牧羊犬就行。 华商们懂洋文又能和这些社团沟通,自然就成了英国人和荷兰人来治理地方的助手。 又因为本地会党颇多,常有恩怨,大华商被殖民者任命为甲必丹,负责本地的华人侨民事务,这些人会出来调停会党之间的矛盾,团结华人,维护华人利益,协调与巫人、土酋之间的纷争,维护社会稳定,当然主要维护的还是殖民者的利益。 所以南洋的华商不是跟这些会党有交情,就是本身就是会党的成员或者领袖,里面关系错综复杂。 余家和黄家就是如此,余家不沾江湖上的事,但是跟黄家交好,黄家与洋人之间的关系一般,洋人那里自然要余家多照应,是各取所需。 看见黄爷,余老太爷迎了出来:“世方,昨日劳烦你了。” “我什么忙都没帮上,哪敢居功?嘉鸿好身手。”黄世方对着老太爷拱手 老太爷横了自家孙子一眼:“这个年纪了还不长脑子,争强好胜,不顾自己的安危。” 余嘉鸿任由阿公说的,他在边上装孙子。 黄爷说道:“他这是顾了那群王八犊子的安危,那几个一个都没死,每个都受了伤,既让人震慑了那帮人,又没要人性命。既有本事又仁义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