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1-235章 (第14/34页)
动工之日。没有惯例中繁琐的启动仪式。除了在现场默默工作的机械工人,几乎看不到任何人类的身影。战争的幸存者实在太少。在整个城市全面竣工且投入使用以前,他们仍然还得呆在安全的下。毕竟,缺少防护装备的他们,根本无法在密布辐射尘的地球表面活下去。环境改造,这是复兴计划中,尤为关键的环节。核爆引发的辐射尘,密集得足以遮天蔽日。隔绝阳光的同时,大气层中的温度也在骤然下降。所谓“核冬天”,正是因此而来。地球,拥有庞大无比的自我表现调节作用。当然,如果外来负担太多,它也无法继续自己的清洁工作。只能悲哀地任由污染腐蚀自己的表面。使蔚蓝色的星球,彻底变成一颗寂寞无比的死星。人工降雨、空间拉网式除尘、水域的二次循环、植被密度再造……一系列通过验证的可实计划,正在紧张的实施。存活下来的人类,必须用自己的双手,重新修复被自己破坏的家园。植物,是调节地球环境的关键。也是人类世界能否重新焕发生机的决定因素。 第二三三节重逢 雷成不是环境学家,对于科学家的理论,他只能从自己所知的角度一一理解。当然,更多的时候,他却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默默关注着地球上最微小的变化。 “全境绿化”。这是早在数十年前,一批联邦生态学家提出的观点。按照他们的理论:一旦供应本国人口必须的农作物实现全无土栽培。那么,城市之间的非公众区域,就应该全部返还大自然。让密集的植物重新回到这些被人类横加掠夺的土地上。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无论战争或者修养生息。都需要钱,而且还是巨额的金钱。雷成也曾经想象过:一个被浓密植被全面覆盖的星球,会是何等的美丽…… 现在的地球,正是实施这一构想的最佳时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