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4 (第2/4页)
皇帝只是天天召幸皇后好了。 眼不见为净。 秦长安看了一遍,勉为其难同意了。 这消息传出去后又引发了一波震动,京城民众表示好好好,皇上说的都对,可那些本来就蠢蠢欲动的臣子们都熄了火。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皇帝封后的。 可这黎妙妙,动不得。 古往今来,臣子能把皇后毒死的并不是没有,可那个皇后一定不受重视。如果受重视,以皇上之力,足以把她保护的没有危险。 秦长安把礼部折腾的,礼部尚书那老头子都瘦了一圈。 第二天早朝。 气氛有些莫名的紧张。 不少老臣面面相觑,交换意见,上朝的时候也比平常安静,说话时都不忘观察皇上的表情。 于公于私,他们都是没有任何理由来阻止皇上封后的。 皇上封后功在社稷,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秦长安是由于身体原因没能封后,如果是其他帝王,这么久没封后,老臣们会跪地请他封后也说不定。 可也偏偏是秦长安,老臣们几乎都默认了他不封后是由于身体原因,根本不能留下子嗣,甚至现在已经有人有了亲近的亲王,可他现在封后了…… 那说明了什么? 有的看的深的老臣都开始怀疑了,会不会从头到尾皇上都没事儿?皇太弟一说还能不能确定真假? 曾经安耐不住的大臣们汗如雨下,一想到自己的所有形式都被皇上看在眼里…… 就连宝亲王也有点紧张。 明王几个当年还小,不过几岁,可能感受还不深,可他当年十二,已经记事,是真真正正经历过那一场腥风血雨的人,对当今皇上的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