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_第十五章 出人意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出人意料 (第5/6页)

的军营,讲理讲礼,看看能不能说得李秀成“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话不能直说,只是淡淡地问了句:“吴大人,不知是那几位大老?”

    “反对最力的,是原任的江督何桂清何大人,奉旨接任江西学政的彭大人,还有已经致仕的礼部侍郎孙大人,其他的人,也以他们的马首为瞻。”吴煦无奈地说,“逸轩,守上海,是以你为主,可是何大人的话,咱们做属下的,也不能不听。我不是跟你过不去,实在是夹在中间,为难的很!”

    吴煦这话,听上去是两面都不想得罪,但行为上却露了马脚——既然停了杨坊的募款,便等于说是宁肯得罪关卓凡,也不愿拂逆了这班大老的意思。

    “吴大人,”关卓凡提醒道,“何桂清早已经革职,属下不属下的,好像也谈不上。”

    “逸轩你说的虽然不错,不过咱们江苏的薛抚台,到底还是何大人提拔的——”

    何桂清是云南人,道光十五年的进士,翰林出身,官运极红,四十一岁就当上了两江总督,风头一时无两。然而太平军攻破和春的江南大营时,他在常州坐拥重兵,见死不救,可等到太平军开始逼近常州,他却又怕了,借口要到后方去筹饷,意图先行离城而走。常州的耆绅,攀辕跪香,不让他走,他的亲兵小队居然开枪,共打死了一十九人,到底还是出了城。

    等到常州一破,咸丰的圣旨也到了,何桂清“革职,交部议处”。

    照例,既然被革了职,应该自行回京,听候勘察,可是何桂清知道,自己的行为太过卑污不堪,这一进京,必获严谴,于是跑到上海,待在英租界里,找了种种借口,延宕时日,以待转机。浙江巡抚王有龄和江苏巡抚薛焕,都是何桂清的人,一边替他在京里活动,一边把他在上海供养得好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