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5、306章 犯颜直谏的申无宇 (第7/9页)
“大王英明神武,胸襟自是比之齐桓公不差分毫。然而齐桓公当年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却皆是因其管仲可以做到侍奉国君‘和而不同’。” “却不知,大王可曾听过‘和’与‘同’的区别吗?” 楚王经此一问,便知了李然的来意,显然他这是又要开始“滔滔不绝”了。 但同时,楚王也知道,李然这显然是在给自己找个台阶能够就坡下驴。 “不曾听闻,还请先生与寡人言之。” 李然见状,便又上前一步,是继续回道: “所谓的‘和’,就好像是做羹汤,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rou,用柴火烧煮,厨工再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如果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味道太浓就加水冲淡。所以君子喝到的汤,就能使内心平静。” “君臣之间也同样如此。国君所认为行的,但其中有不行的,臣下便应该指出它的不足,而使可以的那一部分更加的完备。国君所认为不行而其中有可行的,臣下就该指出它可行的部分。这样,政事才能平和而不肯违背礼仪。所以《诗》说:‘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 “可见,周人之先王之所以要调匀五味、谐和五声,就是要以此来平静内心的。同理,声音也像味道一样,是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互相组成的。是由清浊、大小、短长、缓急、哀乐、刚柔、快慢、高低、出入、疏密互相调节的。所以,君子听了能够内心平静。内心平和了,德行就会随和。所以《诗》又说‘德音不瑕’。” “而现在大王身边所多的,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