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_第413、414章 邓析的是非之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3、414章 邓析的是非之辩 (第8/9页)

虑能防于未然,斯无他也。不以耳听,则通于无声矣!不以目视,则照于无形矣!不以心计,则达于无兆矣!不以知虑,则合于未然矣!君者,思于匿影,群下无私,掩目塞耳万民恐震。——邓析《无厚篇》。)

    李然闻言,不无由衷的叹道:

    “听君一席话,胜活十载!先生真乃大才啊!”

    而邓析则是继续说道:

    “循名责实,君之事也;奉法宣令,臣之职也。下不得自擅,上cao其柄而不理者,未之有也。君有三累,臣有四责。何谓三累?惟亲所信,一累;以名取士,二累;近故亲疏,三累。何谓四责?受重赏而无功,工责;居大位而不治,二责;理官而不平,三责;御军阵而奔北,四责。君无三累,臣无四责,可以安国。”

    这些话的意思是,按照法律条文落实责任,这是君主应该做的事情,奉行法律是臣子的职责,臣子不得乱来,君有三种拖累,臣子则是有四种失责。

    三种拖累其一唯亲信是听,其二以虚名取士,其三为近故亲疏。

    四种失责则是,一是无功受赏,二是尸位素餐,三是处事不平,四是玩忽职守。

    如果国君没有这三种拖累,臣子没有这四种失责,国家自然也就安然了。

    李然听完这些话,更加断定此人实在是一位不世出的高人,不禁深鞠一躬言道:

    “先生如此大才,何不出山一展宏愿?叶邑虽小,却也犹藏万家之室,足够先生能有所作为!”

    邓析却不由笑道:

    “子明先生当真愿意请在下出山?不嫌在下曾是坏了子产大夫的名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