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_第266、267章 傲娇的楚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6、267章 傲娇的楚人 (第7/9页)

国力,届时晋国再挥师南下,楚国又该拿什么去抵挡呢?

    比起你楚王一人的荣辱,楚国上下历代楚王所积累的家业难道不应该是更重要的?

    “寡人……”

    “当然是楚国的安危重要!寡人即位为王,为的便是让我楚国称霸天下,光复我先君庄王之威!”

    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前文所言,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便是这一代英主。

    楚王熊围当然也是一名志在天下的君主,这一点李然也是极为清楚的。

    要不然当初楚王熊围也不会在虢地之会时,向他虚心讨教有关齐桓公的称霸事迹。

    其实,自楚庄王以后,几乎每一代楚王都是以光复楚庄王的霸业为己任的。

    只不过在楚王熊围这里,这个远景犹为明显罢了。

    “既如此,那么大王向中原诸国示一示弱又有何妨呢?”

    “自古成大事者,能忍善断,方为大丈夫。晋之先君文公流亡至曹国,于曹国曾受窥沐之辱,至卫国,又于卫国郊外甚至是受了野人的嘲讽,劝其合该“吃土”。但最终呢?待其回国后,却能称霸天下。难道晋文公这二十年所受的屈辱还比不上大王?”

    “大王既想成就千秋霸业,也不妨是再多想想成王与庄王当年,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最后一句,李然格外加重了语气,以一种斩钉截铁的口气说出,整个大殿内顿时一片死静。

    伍举当然是还想反驳的。

    可是当李然抛出了像晋文公这样重量级的例子后,他想用来反驳李然的言语一时只显得极为苍白无力。

    楚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