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酋变欧之路_第三十七章 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盐 (第3/7页)

按说卖私盐是违法的事情,抓住后算是重罪。但很多没有了活路的人不得不走上贩卖私盐这一条路,一开始被逼,后来因为挣的钱多,舍不得离开。

    凌霄在发现天下就要乱时就赶紧准备多存储一些盐,可看看官盐的成色,怎么看都感觉不干净的粗盐,再一算价格,感觉要花不少钱。

    这可不行!刘夫子手里就没有多少钱了,当初带着那些甲士跟着去了贺家,虽然杨家大房给了一笔钱,刘夫子又给贴了一些,感谢他们陪着他接回来两个孩子。

    这些钱财花出去后就没有多少钱,还要拿出来一大笔钱囤积一些别的东西,再去买一些看上去不怎么样的盐怎么看不适合。

    拿到刘夫子的钱后她就开始盘算着怎么挣钱,在古代从商的话属于一种不被上层人士所喜欢的行为,记得在春秋战国时期商人的袜子都必须是两只不一样颜色的袜子。

    也就是说只要看到两只颜色不一样的袜子,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职业是商人,也就看出来商人的地位不高。

    在后世里还有类似的情况,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绿头巾,在元明期间规定娼家的男子就要戴绿头巾,导致后世一谈到戴绿帽子的含义带着一种含义。

    虽说这个年代里没有做商人一定要穿两色的袜子,但凌霄很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去做商人,做也只能是幕后。

    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原主的外大父还活着,他不会让自己外孙女去做这种事情,其次原主要是回来也不见得愿意。

    而她又不可能一直把前面世界捞到的金银珠宝拿出来,因为少量可以使用一些,大量的绝对不行。

    就比如说金银,如今的金银提纯情况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