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有本事 (第1/7页)
但秦国大王会乐意听一个臣子的谏言吗?也许一个人在一开始登上大王宝座时比较喜欢听谏言,时间久了作为一国之君的人就不怎么乐意听到不同的声音。 除了这个原因外秦王对白起还有些忌讳,君臣之间出现一些隔膜,而之所以会这样在因为长平之战后白起等将领率秦军一路打进赵国。 最后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几乎要把赵国灭掉,韩赵两国一看大事不妙,就派人重金贿赂了秦王最重要的谋士范雎。 而范雎在发现白起有可能比自己的功劳大了之后被说客劝服,一通cao作后秦王竟然答应了赵国的议和,赵国割让土地后秦军接到命令撤出。 白起在回来后知道范雎的举动后十分不快,因为秦军马上就要攻克邯郸时接到命令后撤,之前的牺牲全部化为泡影。 这让白起从心里对进言的范雎有了不少的意见,明明快要成功了,竟然议和了!之前的牺牲付之东流。 这就是所谓的将相不和,朝堂上的人很快就知道后,那么秦王不得不多想:白起他因为撤兵对范雎有意见,那么对秦王会不会也一样?很多事情不能琢磨,越是琢磨越是感觉不对劲。 等着秦王在不久之后再一次要准备打赵国时,白起的不乐意在大王眼里变得不一样,感觉白起是因为上一次的撤军心里故意怄气。 明明不久前还是因为撤兵而不高兴,怎么现在让白起带兵竟然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是故意和大王对着干吧? 不管白起是出于本心不赞同马上发生这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斗,还是他本人不愿意带兵上战场和赵军一战,都让秦王心里不爽,感觉这个臣子很不听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