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治政(5) (第1/4页)
自从山陕、辽东等处的叛乱势头,开始出现暂缓的趋势,这叫崇祯皇帝的精力,能更多的放在治理上。 不管朝堂经历怎样的风波或变动,紫禁城还是那样的氛围,就好像什么都没变,但好像什么都变了。 “南卿,从工部设总河衙门以来,这么长时间过去,为何所取得的成效,却没达到预期成效?” 崇祯皇帝拿着几封奏疏,看向神情憔悴的南居益,皱眉说道:“时至今日,协理衙门仅筹建了永定河协理衙门。 至于运河、黄河、长江等协理衙门,到现在都没明确下来,甚至朕所言的河长制,仅在北直隶、山西、山东等地,下发相应的公函。 像总河衙门直属巡察制等诸多谋划,更是迟迟没有任何动静,这便是卿家,所给朕交的答卷吗?” “臣有罪!” 南居益闻言,作揖行礼道:“请陛下惩处,臣甘愿受任何惩罚。” “若是想惩罚你,朕就不会召你过来!” 崇祯皇帝闻言,皱眉道:“朕是要叫你讲明,在推行此策期间,究竟遇到什么事情,河工关系社稷根本。 看看这些年,在我大明境内,出现多少严峻的旱灾,水灾,倘若不能尽快解决河工上的弊政,那以后朝廷又将何其被动?” 其实对南居益所做之事,崇祯皇帝清楚其中难度,一个河工,背后牵扯到多少层面,有牵绊多少利益。 在这个腐朽的王朝里,在吏治没有彻改前,想要做成一些国计民生的大事,并非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