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同人文推到秦皇汉武面前_第13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 (第3/3页)

氏。

    宋氏父亲宋偓是后唐庄宗李存瑁的外孙,宋氏母亲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女儿永宁公主,祖母是后唐的义宁公主。宋家可谓是三朝国戚,出身显赫,入宫后还没生育,成为了还年幼的赵德芳的养母。

    想想比自己小25岁的宋皇后,赵匡胤有些无奈。

    不能怪她,从天幕透露的时间看,自己去世时,宋氏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哪里是赵光义的对手。

    赵匡胤忍不住头大:就算限制了赵光义,万一还有其他武将,或者宗室篡位怎么办?儿子,妻子,哪个才能快速立起来?

    想想赵德昭、赵德芳和宋氏,赵匡胤第一次感到后悔。

    光顾着打天下,家人仿佛被他遗忘了,反而是见证他陈桥兵变一路追随而来的弟弟赵光义,学到了他的本事。

    【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朝臣反对赵意成立军事学院的理由。

    在大臣们看来,晚唐到五代十国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大宋还没统一几年,幽云十六州都没回来,怎么能自找苦吃,就不怕重蹈覆辙?

    但是在赵意看来:就是因为幽云十六州还没收回,更需要精兵强将!你大宋三百年都没收回幽云十六州,被后世人骂做“大怂”“大送”,多耻辱啊!

    当然,这种有关未来的事不能说,说出了没准被老古板的大臣把她当妖孽给烧死了。

    赵意心一横,拿自己举例:“朕高粱河战役惨败,白白牺牲了无数将士,若不是后面的神兵和神器,大宋会死更多人。”

    “武状元是有限的,神器早晚有一天被敌人学走,只有人,只有厉害的将士,才是大宋的根基。”

    武将们被赵意的话感动地无以复加,文臣们见无法让赵意改变思想,议论之后,提出要建“文学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