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十八蒙古內乱 (第1/7页)
其实现在大宋的局势非常好。〔?安西路虽然生了叛乱,但被辛弃疾和毕再遇迅平定下来,并沒有酿成大变故,因此并未动摇大宋在安西路统治基础。相反由于宋军的反应及时,平乱的动作迅,也对一些心怀异志的党项贵族造成了巨大的震慑力,使他们心有余悸,不敢轻举妄动。大宋在安西地区的统治反而更为牢固了。 而这时蒙古在金国的北方动了搔挠性的进攻,迫使金国不得不双线作战,疲于奔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是宋军动攻击的大好时机。但俱体的出兵方案,还是要等杨炎回到建康之后,与朝臣商议,才能定決。其实赵忱和几位执政大臣同样也意识到这一点,只是他们对前线的情况并不了解,也要等杨炎回到建康,详细说明。 等杨炎到达建康之后,赵忱立刻招他入宫,与五位执政大臣一起商议出兵的问题。 杨炎先向赵忱和执政大臣们介绍了江淮前线的情况。在完颜长之返回中都的时候,虽然增加了金国南境的驻守兵力,但目前金军的总数达到二十四万左右,和大宋在边境布置的三十二万兵力相比,依然处于劣势。 而俱体到中原、山东一线,金军只有十五万人马,而且大宋则有襄阳府、安德府、光州、濠州、盱眙军、楚州六支御前驻军,共计十六万人马,双方的兵力虽然大致相当。但大宋的国都建康距离江淮一线很近,还有长江水道可以利用,而且又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在短时间内,向边境增派大量人马。而金国的中都离江淮一线较远,同时还有蒙古大军牵制,在短期內难以增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