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二章 遇事不决.......(7.4K) (第8/10页)
验证光电效应的时候,徐云曾经用上了两个关键的检测手段: 他先是用驻波法在屋内形成了驻波,接着用制作好的铁屑检波器检验波峰波谷,最终计算出了电磁波的波长。 检波器的原理很简单: 在光电效应没有发生的时候,铁屑是松散分布的。 整个检波器就相当于断路,电表就不会显示电流。 而一旦检测到电磁波。 铁屑就会活动起来,聚集成一团,起到导体的作用,激活电压表。 越靠近波峰或者波谷,铁屑凝聚的就越多,电表上的数值也会越大。 其他位置的铁屑凝聚的少,电表示数就会越低甚至为0。 在给巴贝奇介绍完徐云设计的检波器原理后,小麦又说道: “巴贝奇先生,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可以在信号的接入口位置,加装一个或者数个以检波器为原理制成的小元件。” “接着控制信号强弱,周期性的限制外部导线中的电信号传输,有些类似......波浪。” “如此一来,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时间差,甚至对后续的计算也有帮助。” 巴贝奇闻言,顿时陷入了沉思。 小麦所说的原理有些类似后世的脉冲电流,不过脉冲这个概念要在1936年才会正式出现——就像威廉·惠威尔提出了科学家这个称谓一样,许多现代看起来稀疏平常的词或者字,实际上并不是先天便存在的。 因此如今的小麦没法直接用脉冲概念来向巴贝奇解释,顺利的协助某个作家水了几个字。 “波浪吗......” 巴贝奇认真考虑了一会儿,摸着下巴说道: “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既然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