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三百四十八章 它很孤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八章 它很孤独 (第4/16页)

在极高维度的希尔伯特空间中,确实都有一个甚至多个侧面分支。

    但这个侧面并不是可以廉价到一秒钟生成无数个宇宙——想想吧,地球上60亿人,扣除睡眠的9个小时,每天有15个小时意识清醒。

    假设你每一分钟就遇到某个选择:

    比如从椅子上起身,上完厕所按左边还是右边的按钮,琢磨中午吃啥......

    一天下来,诞生的“宇宙”最少都有上千亿个。

    这显然是有违常理认知的情况。

    于是呢。

    前端理论就给艾弗雷特的理论打了个优化补丁:

    宇宙的生成不可能那么廉价。

    只有信息量巨大的波函数坍塌,才会导致一个全新世界线的生成。

    例如现实中。

    一名婴儿窜稀的‘量级’很低,因此即便发生了也不会产生世界线。

    但若是老逼登窜稀,他的坍塌信息量级...也是影响力足够,便会生成一条未窜稀的世界线。

    这个理论并不难理解,可好端端的,光环为什么会提及这么个观点呢?

    要知道。

    艾弗雷特的理论虽然是一个非常正式的假设,但它主要的理论阵营在于一些科幻小说或者科幻论坛。

    在纯物理界的宇宙研究中地位其实是很低的,不太可能作为光环奖励。

    但如果它不是作为奖励,而是作为某个叙述的“引言”........

    难道.......

    徐云的心中隐约冒出了一些预感。

    于是他连忙继续看了下去。

    【在1850副本中,袭击者贝基·斯米尔诺夫射出的子弹并未命中阿尔伯特亲王,而是击中了其身边的威尔希尔·肯尼迪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