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章 再见了,1850! (第3/16页)
文迪许干脆自己就是个土豪。 而阿贝尔、巴贝奇这些没有金主爸爸的倒霉蛋,甚至连温饱都是个问题....... 因此当时见面后。 徐云直接提供了一份合作方案,其中记录了一部分原始版防弹衣的制作工艺,并且最终和李斯特达成了合作意向。 合同约定。 徐云提供相关生产技术,李斯特家族负责生产。 徐云拥有40%的分成权,同时还享有成品的试用权。 其中徐云真正在意的是后者,毕竟这可是他在副本最大的生命保障。 可惜徐云当时和艾维琳还不太熟,否则这件事也可以拜托给那个ATM姬去做。 如今整整一年过去。 李斯特家族总算幸不辱命,搞出了这件成品防弹衣。 当然了。 依旧是括弧,青春版。 众所周知。 在人类漫长的武器发展史中,寻找“最强贴身盾牌”的脚步从未停歇。 有句话说得好: “每件装备都有它的宿敌。” 对子弹来说,防弹衣就是“宿敌”之一。 较早的防弹衣是“以钢为甲”,通过坚硬的钢板抵御子弹射击。 这种钢甲出现的时间很早,某种程度上来说和普通的盔甲没啥区别。 它在16世纪末曾经风靡过一次,普及到了整个欧洲。 尽管它能起到防弹作用,但质地太硬、重量过大、穿戴不便。 于是,世界各国渐渐踏上找寻“轻质软甲”之路。 首先进入人类视野的是棉花纤维。 在1811年。 高卢曾用10层以上的棉纤维制作出“棉质背甲”,具有一定防弹能力。 接下来便是近代三剑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