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五章 意外的走向 (第1/7页)
双缝干涉次日上午。 “什么?” 科大同步辐射办公室内。 正在呼噜着一碗太和板面的潘院士呲溜一口,将半截面条飞速吞下,鼓着腮帮子一边咀嚼一边对面前的徐云问道∶ “小徐,你说你想分包一部分孤点粒子的研究课题?” 徐云点点头,将自己原先准备的那份草图递了过去∶ “嗯,您看看这个。” 早先提及过。 徐云的想法说白了其实很简单∶ 靠着孤点粒子无静质量的特性取代超冷链的铷原子,从而达到更高精度的测量反馈效果。 因此潘院士只是匆匆扫了几眼,便明白了徐云的全部想法,将它放到了一旁。 笃笃笃——— 只见潘院士的食指在桌面上有节奏的敲击着,整个人面露思色。 几秒钟后。 他抬头看向了徐云,斟酌着道: “小徐,从图纸上来看,你的思路确实没什么大问题。” “不过你应该知道,一个项目是否立项,不是,思路,这两个字就能确定的,需要定制出更全面、更有可行性的步骤才行。” “比如我问你,你准备怎么让孤点粒子形成量子态?“ 潘院士的表情很凝重,丝毫没有放徐云一马、照顾自己弟子的意思。 依旧是以铷原子为例。 铷原子首次获得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95年,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的沃夫冈·凯特利与科罗拉多大学鲍尔德分校的埃里克·康奈尔在170nK的低温下达成了这个成就。 自那以后。 铷原子方才被大范围的在实验室内开始广泛运用,并在15年后成功脱离实验室,出现在了重力梯度仪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