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一章 副本结束(1.5万字) (第3/22页)
士兵手里的枪恰恰又是一个关键因素,那会儿士兵通常用的都是长长的栓动步枪。 射速慢,拉一下打一枪的,冲到战壕里以后非常吃亏。 1915年底。 德国人认为,开发一种在最后200米内进行交火的高射速的武器势在必行。 而这种武器就是冲锋枪。 在战场上。 等你冲到对方近距离的时候,你栓动步枪的射程和精度什么的都没什么意义了。 这些优点发挥不出来,这个距离要的就是射速。 因此开发一种短小、射速快的武器,在堑壕里、近距离交火的优势非常大。 最终在1917年的时候,雨果·施迈瑟开发了一款冲锋枪。 就是大名鼎鼎的MP-18冲锋枪。 也就是后世军迷极其熟悉的花机关。 这种冲锋枪枪长80厘米出头,使用的是9x19mm鲁格手枪弹,采用1支32发蜗牛型弹鼓供弹。 射速每分钟400发。 不过这款冲锋枪真正的特殊之处除了它是‘第一把’冲锋枪外,更关键的还是在于它的魔改版: 当年赫赫有名的汉阳厂,便把MP-18魔改过一次。 汉阳厂设计出了成本更简洁的7.65mm口径子弹,用30发直弹匣取代了原型枪的32发蜗牛型弹鼓。 当年咱们红军警卫机关配备的就是这种魔改后的“花机关”。 在大渡河战斗中。 咱们第1军团第1团的第一波勇士17人,每人同样配备了一把“驳壳枪”和一支“花机关”。 在连长熊尚林率领下,他们凭借“花机关”和“驳壳枪”强大的输出火力攻克了对岸的守军工事,力促大部队强渡大渡河成功。 这也是徐云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