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己之力,比肩神明! (第8/16页)
一家天文台能做到每天拍摄一张记录就非常难得了。 结果没想到这些天文台居然如此给力,一年下来拍摄了这么多的观测记录。 这些观测记录加上分析机、高斯的公式以及最新的工具人团队。 基本上可以说‘人事’方面已经尽到了极致。 剩下的便是....... 知天命了。 ....... 这一箱箱的观测记录很快被分发到了桌上,由工具人团队们开始进行起了坐标换算。 换算后的坐标被输入分析机,进行最小二乘法的计算。 在冥王星之夜高斯使用的量级是8次方,也就是: L=(L0 L1*τ L2*τ^2 L3*τ^3 L4*τ^4...L8*τ^8....)/10^8。 而这次有了分析机协助,高斯直接上了...... 十七次方! 当然了。 能上这种精度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轨道经度的换量最大也不会超过1,普遍都在0.1-0.4左右浮动。 比如0.412的17次方是0.000000283957。 0.13的17次方则是0.00000000000000008650415919381338。 这些数字虽大,但都在分析机的量级之内。 如果换成其他更大或者更小数字,那么17次方运算就会超过算力了。 后世计算行星轨道上的一般都是50-70次方,更专业的团队——比如冥王星杀手麦克·布朗那种,使用的基本都是120 的量级。 看到这里。 或许会有同学感觉奇怪: 不对啊。 为啥我手机的计算器和百度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