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51嘲竹二 (第1/5页)
“哈哈,杨同知果然是豁达爽利之人,在下姑苏张溥,有礼了。”一个之前没有说话的青衣人拱手说道。 杨凡看他气质不凡,又站在四人的C位,估计是这些人为首的。心里疑惑这名字怎么听着这么熟悉。心里忽然想起一个人来。 杨凡不好无礼,站起来拱手说道:“可是太仓张天如先生当面。” “区区不才,正是在下。” 原来是他,那个号称布衣宰相的张太仓。 此人是明末大才子,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 在文学方面,张溥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又以“务为有用”相号召。 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 代表作有《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等。 杨凡知道这位是明末搅动风云的大人物。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折腾。是东林内阁垮台之后,江南士绅集团代表,复社的创始人,m. 出身江苏太仓的张溥张乾度,乃是当时激进文人运动领袖之中的佼佼者,明末最出名的“文人运动领袖”。 尚未考过科举,就已经干出了无数大事,从组织暴乱到冲击衙门,还有纵火烧城之类。端的是一个厉害角色。 一个人有学问不难,但是这个人既有学问,又敢于搞事,而且掌握话语权,手段高超,就比较令人忌惮了。 就怕流氓有文化,得罪了他们,分分钟把你喷成鬼畜。在这个谁嘴大,谁说话有理的年代,杨凡对他们也有些头疼。 张溥此人文化水平是很高的,虽然出身贫寒,但年幼好学,有神童之称。 天启四年(1622)开始结社评论时政,博得名望。 起初取名为应社(科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