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71、陛下、朵颜拉不回来了二 (第1/4页)
涂山硬着头皮,也只能把东厂掌握的实际情况说一下。 因为,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决定着朝廷对蒙古和建奴的具体政策,不是明哲保身的时候。 “陛下,诸位大人,东厂确实掌握了一些漠南蒙古的具体情况,我在这里介绍一下,如何决策还要陛下和诸公共同参详。” 涂山只是陈述事实,具体怎么做,那是你们来决策的,他绝不会趟这趟混水。 “去年,林丹汗大举西征,察哈尔十万铁骑横扫整个漠南。大的决战有两次,第一次是赵城之战。” 涂山去年处理榆林镇士兵闹饷、兵变一事时,顺便去归化城见了林丹汗。所以对整个情况非常了解。 涂山开始对去年的事情娓娓道来。 天启七年七月,喀喇沁诸部与土默特部的“顺义王”博硕克图汗(明人称卜失兔)在威宁海子会师,准备迎战察哈尔。 十月份察哈尔大军到来之时,喀喇沁却遭到了惨痛的失败:“诸部多溃散,或入边内避之。” 林丹汗的军队一鼓作气,趁胜追击,长驱直入占领了土默特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 不过,林丹汗不久又东征,去打击土默特余部,于是右翼诸部趁机合兵,暂时又收复了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城内建有大召寺,因此蒙古人又呼其为“召城”或者“赵城”。 喀喇沁在第二年(崇祯元年)写给皇太极的求援信中,声称这次战役是以十万之众,歼灭察哈尔四万人的大胜,希望皇太极出兵共同剿灭林丹汗。 “涂山,这么看来,是漠南蒙古诸部占了优势了。赵城之战察哈尔人损失如何。”崇祯听到这个数字也非常震动,连忙问道。 涂山墉说道:“林丹汗占领赵城后,我亲自去了赵城,见了林丹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