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风流(珍藏修改版未删减全本)_分卷阅读75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53 (第1/3页)

    可能是幸福来得太突然,昨日宋楠送来的好消息让杨一清觉得见到了阳光,希望越大,期待越高,最后的失望也越大,失落也越痛苦,杨一清便是陷入了这种巨大的反差之中。

    “上奏对你无半分好处,对眼前的事情也无半分的益处,纯粹多此一举,所以我才烧了你的奏折。这件事另有解决的办法,不过想请求朝廷的协助却是无望之想,要解决还的在宁夏镇,靠的也不是别人,而是你和我。”

    宋楠镇定的神色坚定的话语让杨一清自惭形秽,自己活了几十年,岁数比面前这个青年人大了一倍有余,遇事却没他这么镇定自若,这么分析清晰,实在是有些惭愧。况且从宋楠的话中,杨一清听出了端倪来,宋楠定是已经有了应对之策,此人计策多端,没准真能扭转局势也未可知。

    第一卷蔚州雪第四七三章强行介入

    大明朝的低俸尽人皆知,作为俸禄的补充,职田的收入成为官员们收入的巨大组成部分;当冠以职田之名侵吞的军屯面积越来越大的时候,官员们都尝到了这种挂着羊头卖狗rou的好处,他们已经习惯了从土地中获取丰厚的回报,相较于这种收入,朝廷的俸禄简直不值一提。

    这便是边镇将领和官员们疯狂侵吞军屯田地的原因之一,这么做的弊端显而易见,军户沦为佃户,生计艰难,从军的军户子弟便心生怨怼,宋楠在蔚州之时便知道王旦疯狂侵吞军屯带来的后果,军心不稳还是轻的,军户的大量逃亡,甚至引发军中哗变都是时有发生的。

    然而对军官们来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户逃跑自有兵源补充,大明朝地域广大,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多的是;再说逃往的军户抓回来就是囚犯,不但不用给屯田,还可以充军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