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寻青记 (第8/9页)
了官职的胡青仍旧不忿,不改其散漫、随性,在诗词里痛骂长安的望族名贵,被贬又被迁,出入长安几回不改他的性子。而当有人告到吴丞相处时,对方慢悠悠地拿出胡青痛骂他的诗词,一言不发。 他人看权倾天下的吴丞相不把这胡青当一回事,那么其他人也只好将他看作一个笑话。虽说气也不能这么憋着,但打听过的人都知道这胡青与吴丞相的“因缘际会”,而等那嚣张的胡青踩过吴丞相的底线,届时不都不用他们出手…… 吴清宁知道他辅佐幼帝必然会招致闲言碎语,但胡青的诗词仍旧是伤了他,长庚难道不懂吗? 坐于花园亭中的吴清宁默默地注视着胡青种下的花,回想起驿站时与他共枕而眠的胡青,年轻的他们不仅交谈诗词、国事,还曾耳鬓厮磨,情意绵绵。 “子舒乃辅国之士也。” 即使是黑夜中,吴清宁也感受到了胡青诚挚的眼神和他们十指相扣间的炽热温度。 事到如今,两人的生疏是因为地位悬殊、人生境遇么? 吴清宁慢慢阖上眼,模糊间听得胡青的呼唤,睁眼环顾,繁花似锦的园中只有他一人。 隔了几天,便听到府中丫鬟闲聊:前几日那胡青与伴租船游湖,想在穿上耍剑结果不慎落水,着了风寒。他的朋友们花钱找了大夫,但是现在仍烧得厉害。 吴清宁浑浑噩噩回到书房,正巧书架上那本露出了一角的,他将书整齐放好,坐在书案之后良久未动。 那胡青自从落水烧糊涂后,昔日的好友尽散。门可罗雀,院生芒草,仅有一老翁照料他日常起居。 吴清宁下朝之后曾让马车经过胡青的居所,却也仅仅是经过瞥了眼那荒凉小院的漆迹斑驳的大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