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7 (第3/4页)
上奏了一件既关民情又涉百官的要事。 “常大人是个能吏。”这是卫衍翻完那份数百页的奏折后说的第一句话,也是当时他心里面最真切的想法。这位常锡年常大人官职不过是民议司辖下某府的一名小小中丞,却上了一份极有远见的奏折,不但指出了他忧心的事,还有无数具体的事实为佐证,显然是花费了不少力气才收集到的。 “朕小时候,太后经常告诫朕,上有好焉下必盛焉,朕那是嘴里应是,心中总是不以为然。事到如今才明白,太后所言不虚,事态发展至今朕有很大的过错。”对于此事,景骊也颇为感慨,这罪己的姿态摆得非常端正。 “陛下不必将所有的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来。陛下又不是神仙,怎能事事都预料得到后果。”见皇帝痛陈己错,卫衍自是不忍,握住他的手,劝慰他,“事到如今,陛下不如想想如何补救为好。” 常锡年的奏折上所言事关民生大计,若是处置不当,后果相当严重。 高祖当年马上得天下,平定乱世坐稳天下后居安思危,留下遗训,命子孙后代不许荒废弓马骑射,故景朝上下上至皇家子弟下至文武群臣都有围猎的爱好。到了皇帝这一代,除了每年的秋狩外,其他时候驾临西山猎场围猎的次数也不在少数。皇帝嗜猎,下面的官员为了讨好奉承皇帝自然个个苦练猎技,以期君前露脸。 皇家子弟有皇家猎场可供练习,文武百官没地方练习自然要找地方练习,久而久之,这圈起田地变耕为猎的私家猎场就越来越多。京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