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丈夫下乡后[七零] 第3节  (第2/6页)
精神内耗已经完全治愈,乔茗茗热爱现在的一切,热爱当下的所有。    哼着小曲儿,又拐过一个弯,母子两人轻快地进入胡同里。    今日的胡同口好像过分安静了,乔茗茗略微有点儿疑惑,平常这时候总有一帮老头老太太们坐在大树下,边聊天边糊柴火盒。    这个年代可不存在没事干的人,三岁以下的小孩和瘫在床上的老人除外。    小孩长到三岁,就能陪弟妹玩儿了,亦或者是进到街道托儿所,学习知识去。    再长大几岁,就得读书,还得帮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原主当年五六岁时就得跟着哥哥jiejie们一起去城外捡柴火,回来路上鞋坏了,不仅差点把脚趾头冻坏,到家了还得被老娘抽一顿。    几个哥姐也被抽了,为啥?一双鞋子多金贵啊,充了多少棉啊,抵得上多少柴火啊!    后来七八岁上学,条件好的、疼爱子女的父母会让小孩上到初中或高中。更多的人家,读完小学就行了,从十多岁时就开始工作,直到六七十岁,腿脚利索的干体力活,轻松点的呢,就是糊纸盒。    糊纸盒,手快的糊一天挣一毛,手慢的一天挣半毛。一个月勤耕不倦地糊,顶天也只挣个三元钱。    如今的三元钱能干啥?    能买煤油三斤半,买食盐七斤半,还能买三十多个鸡蛋。    瞧着确实不错,但好些东西得有票才能买呀。    哎,乔茗茗感慨一下当下物质上的贫瘠和物价上的感人,随即又思绪发散,想着自家是不是该买鸡蛋了……    她家人少,花销却一点不少。    桌上日日得见荤,哦,因条件受限,鸡蛋和猪油或者猪油渣炒的青菜也算荤。还有每天得给她的好大儿订牛奶,都是新鲜不掺水的牛奶。乔茗茗向来不亏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