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节 (第7/8页)
吧,把外头两坛腌菜给他带上。” 陆徜走了有大半个月,也不知在书院怎样了,母女两怪牵挂的,正好离明舒去殷家做伴读还有三天准备时间,明舒想着索性跑趟松灵书院探望陆徜,也省得去了殷家后不得空闲。 一时间东西备妥,雇的马车也到了,明舒背着包袱,左手右手各拎着一坛腌菜上了马车,挥手和曾氏告别,往松灵书院去了。 ———— 松灵书院在半山腰,被一片绿荫环绕,清幽雅致,是最适合读书之所在。此时正值春日草长莺长之季,山中草木露芽,四野只有鸟啼虫呜,与书院里响起的朗朗读书声相和,愈发叫人神清气爽。 松灵书院已有百年历史,且自有一套育才本事,培养出无数能人志士,在大安朝声名远播,与朝廷兴办的官学齐名。不少世家子弟为求学,甚到放弃进入官学的荫蔽,转而考入松灵书院成为普通学子。书院除了收汴京城中合适的少年学子外,也接待像陆徜这样由地方选拔后推荐过来的学子。到时中榜,这些学子与松灵书院也算有半师之缘。 毫无疑问,松灵书院是每次会试的精英汇聚地。 这些将要赴考的学子们,每日需卯时起身,先晨诵半个时辰,再绕跑书院一周以达锻体目的,卯时三刻用早饭,辰时开始上一堂课。课只上早上半日,到午时结束,余下时辰就是学子们做功课与自由温书的时间。身处这样的环境,面对激烈竞争,到这里的学子无一松懈,虽说半日自由,但每个人无不卯足劲力温习,不肯浪费半点光阴,有些刻苦的,都要温书至夜里丑时,一日不过睡两个时辰。 就在这样紧锣密鼓的备考中,有一个人却是例外。 那人便是陆徜。 书院免了他的束脩,又包他吃住,江宁府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