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一百一十一节 简单伙食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节 简单伙食续 (第2/5页)

红黄相间的颜色以作区别。后来四处征讨的帝国军队有时也会携带一些,用以稳定民心或支付给民工的佣金。这一时期救济口粮上被印上了醒目的黑体字:“来自元老院和帝国人民的礼物”。

    救济口粮的保质期定为三年,实际在较为低温干燥的环境下,一些生产较晚,在较好的加工条件下生产的批次经过二十年的储存的口粮依旧可以安全的食用。当然这种口粮已经变得极其坚硬,几乎不能咀嚼。必须加入大量的水煮成糊才能吃下去。由于它的耐储性,在某些偏远的,后勤线路漫长的帝国边陲的哨站、深入荒蛮之地的商站和考察站里,曾经将救济口粮严密的包封之后充当某些房间的内部非承重墙,作为一种最后的应急储备。这种措施挽救了不少偏远地点执勤的士兵和勘探考察人员的性命,使他们在野蛮人的包围下能够坚持到救援部队到来。

    “因为救济口粮非常结实,食用起来比较麻烦,各地的军方和企划院仓库中总会出现因无人食用而放置过期的救济口粮。一般的处理方式是交给农业部门磨碎后养殖蚯蚓。然而一些品相较好的会被挑出来,有些士兵会在闲暇时把救济口粮用刺刀削成各种工艺品或小件的生活用品。比如你们看到的这个烟斗,就是元老石志奇海兵队上将亲自动手用救济口粮制作的烟斗。另外,元老潘达工兵上将则收集有从救济口粮问世以来所有年份的救济口粮烟斗。请看,这就是潘元老捐赠给我们博物馆的私人藏品。它们分别带有不同的气味,如圣五年的海鲜味、圣六年的孜然味和麻辣味,圣七年的椰香味,而至于圣八年份的,由于前一年化肥厂扩大产能带来的土豆与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