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十五 杭州印刷所 (第2/5页)
有负责管理经营山海两路门店职责的,否则只是为驻外站提供一定的支援。 “赚钱可以找其他方法,从小成本行业进入,”李炎说,“我建议还是先从书籍生意上入手为好。搞书籍出版。” 杭州的出版业在明代只算是“中游”水平,远不及苏州和南京,书坊不多,影响力也不算大。比起丝绸这样的利润极高的产业来说,刻书业吃本重,周转慢,利润也不很丰厚,不是官绅们愿意插手经营的行业。李炎认为让赵引弓先插手刻书业是最佳选择。 江山说:“不过赵引弓的热情很高,而且他提出的这个动议一下就戳到了轻工业部、外贸公司和农委会这几个部门的G点上了。这些部门恐怕都会表示热烈的支持。我就怕在元老院的委员会会议上一下就被通过。” 万一被常委会通过,就要列入企划院的运作项目。就算对外情报局反对,恐怕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他转了几个圈子,停下脚步道:“没关系,近代化的缫丝厂的设备总不能一蹴而就,起码也得半年的时间。我们让农委会帮杭州站搞蚕种和桑树种植改进――这是蚕桑改革的根本,赵引弓是不会反对的。” 改良蚕种和桑树种植,不会引起很大的注意,比一下搞新法缫丝厂的影响要小得多。以古人的见识,这是所谓的“农本”,士绅自己经营不但不会有人看不起还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这事情,起码得大半年,等到赵引弓要搞缫丝厂的时候,形势应该已经有所变化,再办缫丝厂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江山很是得意。 李炎心想你这不过是“拖”字诀,但是他承认这话说得也没错。再想赵引弓的报告里说自己的方向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