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节 考察团 (第2/8页)
岸之后,派出先行队伍实地勘察打探前往杭州的沿途的水陆路状况,以便未来从浙江向上海转运难民的时候可以使用。 考察团一行的旅程非常顺利,福船选择了一条“外海”航线――说是外海,在旧时空也是沿海航线而已,但是在当时,脱离能够看到陆地的“内洋”的航行是不多见的。船只没有遇到任何的危险,在四月下旬安然抵达上海港。 上海县的历史相当悠久,建置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不过一直到明代中叶为止,上海县还没有城墙的。县城筑于明朝嘉靖三十二年,用以“备倭”。城周九里,城墙高二丈四尺,大小六个城门,东南西北四门,名为朝宗、跨海、仪风、晏海,另外有宝带、朝阳两门,俗称小东门、小南门。 沿吴淞江的码头就设在小东门外。自从“隆庆开海”以来,这里也渐渐成为一个口岸城市。上海县所在的松江府是以棉布出名的,号称“衣被天下”――即使远在海南岛这个中国棉纺织业的发源地都能看到松江布的身影――上海作为一个棉布输出港,市面稍显繁华。不过,和当时兴旺发达的福建和广东的对外贸易相比,江浙两省在这方面显得落伍了。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外洋港口,如太仓浏河、宁波等地现在都无法和漳州、厦门、广州等地相比了。 船刚到就有人在码头上肃立等候,见挂着大波旗号的福船靠岸,立刻在岸上招手致意。立在船头上的是对外情报局的许可,他此行不仅有护送考察团的任务,也有亲身来观测沿途水文环境的任务。他立刻对也报以手势,跳板还不曾搭妥,码头上迎候的领头人己三脚两步,走上船来,身手矫捷,如履平地,一望便知是过惯了水上生涯的。 来人来到他的面前,躬身行礼:“这位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