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二百三十六节 县教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三十六节 县教谕 (第1/5页)

    吴明晋皱了下眉:“你来得,本县就来不得?”

    “不,不,”王赐深悔自己口不择言,赶紧作揖道,“堂翁……您乃是一县之主,大明的……守土……”他越着急越说不清,反而惹得吴明晋大为不快,以为他是在责之以大义,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吴明晋对王教谕原本就没好印象,这下愈发厌恶他。干脆哼了一声自顾自的走了。把个王赐晾在一旁。

    王赐原本不愿出席招待会,但是吃人手短――临高的县学现靠澳洲人的津贴在维持。他最后决定为了本县的文气着想,“忍辱负重”的来参加招待会了。

    实际上临高县学在这二年里没受什么“辱”,恰恰相反,在茉莉轩工作之下,临高原本存在的极少数旧读书人的生存环境大为好转,就说笔墨纸砚、四书五经这些最起码的读书人的用具,过去在临高都是不能自产的,要千里迢迢从琼州乃至大陆上贩运过来,价格昂贵不说,还很难买到。现在东门市的文具商店货色齐全,价格也比过去低廉了不少。书店里发卖的各种经史子集种类繁多,许多是王赐过去在大陆上都没看到过得。价格更是异常的低廉。

    澳洲人管理的“茉莉轩基金会”为临高的士子们提供津贴,为县学和茉莉轩书院提供运行的费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临高是进入了王赐过去想都没有敢想过的办学的“黄金时代”。

    这一切却让王赐深感觉羞辱――澳洲人打压传统学术或者士人,他反倒觉得心安理得――海外蛮夷么!他多少还能保持一点文化上优越感。而现在他却感到一种无法说明的羞辱感所笼罩。海外蛮夷在临高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奇迹,却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