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节 平炉炼钢(技术文) (第3/5页)
――沿着琼州海峡,琼州府有多个历史悠久的海边盐场。但是这些盐场和过去的马袅盐场一样,盐民逃散,生产凋敝,生产设施和手段极其落后,盐产量不高,亟需整顿和技术改造,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马袅盐场眼下还是他们最主要的盐来源。 由于可以预见的海水污染问题,有一部分元老认为应该马上考虑开发占领莺歌海或者广东沿海的盐场,而将马袅的盐只作为工业用盐。但是季退思认为不需要这么紧张。 “旧时空里渤海湾沿岸照样是海盐的主要产区,渤海沿岸的工业污染可比我们这里一个小小的钢铁公司大得多了,环渤海工业带上的重化、钢铁、机械……哪个不是高污染行业?”季退思说,“大不了以后从雷州搞点元老特供盐――他们不就是怕吃了高铁盐嘛。” 第一座高炉在紧锣密鼓中24小时连续工作下终于完成了外壳建造,开始24小时烘炉。烘炉结束冷却之后,就开始砌耐火砖的高炉内衬,等内衬砌好后再进行一次烘炉。 烘炉的目的是去除炉内的水分,水分会降低炉底温度,造成坐底及不出铁的事故,而且还会影响炉子的寿命,造成炉壁开裂。 第二次烘炉较为关键,实际上从第二次烘炉开始,高炉内就不再停火,而是直接加料进行连续生产了。所以第二次烘炉要等到三亚的精矿粉运到之后才能开始。至于焦炭,在博铺已经积累了许多,成船的运到马袅破碎成20mm大小的焦炭颗粒,装入料仓待用。 在三亚的元老们的努力下,2月10日初大鲸终于从三亚运回了第一船铁矿石精粉,随后海军的两艘执行补给任务的运输船又运回了平炉矿石和高炉矿石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