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节 标准化船 (第4/5页)
员,在没有正式涉入登州之乱前,都可以作为杭州站的人马来使用。为此他屡次电请执委会,速速派遣人口工作团人员到来。 在杭州站紧锣密鼓的铺摊子准备迎接明天的难民大潮的时候,执委会正在为难民收容、转运的各项细节争论不休。企划院更是为制定预案上伤透了脑筋。 最大的瓶颈是目前运力不足――船厂现在正在全速生产,但是建造的都是战舰。当然,混合动力的战舰运人也不成问题,但是这次运输的是饥寒交迫,疾病流行的难民,用战舰显然不合适。必须使用专门的运输船只。 海军的船只可以提供一部分运力。至于大波航运,其的货运任务本身就很沉重,再要抽调多余的运输吨去运送人口就变得很吃力了。而且运人不是运货,在航时间长,往返航次多。对船只利用来说效率不高。 因而企划院的当务之急就是造船扩大运力。邬德知道此事要指望临高造船厂是不现实的――造船厂已经被建造854改、901和621工程占满了全部生产能力。要再安排建造专门的运输船完全没有可能了。 此时,在香港负责组建船厂的施建涛主动要求承建运输船。为此他特意回到了临高,专门求见邬德。 “香港船厂能行么?”邬德很是怀疑――在企划院的物资人员调拨顺位中,香港船厂处于很不重要的地位。香港造船厂设立的最初是以船只修配维护为主的。只建造了一座供小型船只使用的干船坞和若干座船架。基本是座沙滩船厂的水平。大型设备很少,训练过的劳动力也不足。施建涛到了香港之后不得不努力的招募广东本地的船匠来工作。 施建涛要在香港“下饺子”大量造标准化运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