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二百节 造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节 造船 (第5/8页)

还有节约生产时间,手工打造铁链是件很费时间的事情。其实铁链比锚缆要好用多了。”

    “海军不是从珠江口捞回来锁江铁链么,现成的为什么不用。”

    “那玩意我看过了。工艺太糙,铁料也不好,大概是临时赶造得。很脆。这会大概已经被季无声化了铁水了。”

    “铁倒是还好说,就是那些包船底的铜皮,邬德大概要挠头了吧。虽然是铜皮,好歹也得铺满一艘大船的船底。”

    “这次从广东缴来了不少铜炮,最多都给化了做铜皮。”

    给所有的船只的船底包上铜皮,工艺本身并无难度。企划院感到棘手的是铜作为一种中国稀缺的金属,在仓库里的存量实在有限。以至于为了满足未来的电力电器工业的需求,企划院不得不对一切使用铜材的地方都严加限制。甚至连有线电报系统用得都是铁线。铜只有那些无法替代的地方才被许可使用:包括一些制冷设备、管路、电信电力器材和阀门之类。

    企划院为了扩大铜储备,在过去就不惜高价在广东购买日本铜。这种铜给他们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从中可以提炼出大概20%的白银,但是铜的储备增加的非常有限。

    现在要用铜来包船底,存量的铜到底够不够用,还能留下多少储备就是企划院急于想知道的事情了。

    企划院储存的铜,大部分以使用火法重新精练过得紫铜为主,也有黄铜和青铜。后二者主要来自各种战利品。紫铜有极好的延伸性,在所有的金属中仅次于金、银。企划院认为,如果能把铜板做得很薄,也许少量的铜就能满足需求了。

    “不用使用紫铜。”季无声在规划会上说,只要使用黄铜就可以。根据大图书馆提供的资料,包船底的铜板一般是锡黄铜。即在黄铜中加入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