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节 转口贸易 (第2/5页)
就让范?德兰特隆乐得找不到北了。这个协议比几年前驻大员的总督纳茨和郑芝龙签署的那个未能实现的供货协议要优惠的多。不但价格下调,而且在东印度公司一直感到苦恼的供货数量上也有了增长。 仅仅这个协议的签署,就能让范?德兰特隆轰动整个巴达维亚。要知道这可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一直梦寐以求的直接打开中国贸易的大门。现在居然被他这个小小的低级商务员办到了,怎么能不让他喜形于色。 当然,协议能不能执行还有待于观察。但是范?德兰特隆并不怀疑这伙“澳洲人”有能力办到。如果整个协议能够执行下来,他范?德兰特隆的在公司内就堪称前途似锦了。甚至用不了多久就可能称为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巴达维亚评议会的一员。 范?德兰特隆努力的保持着自己的镇定,不至于让自己在谈判桌上就喜形于色。随后,司凯德提出了几项特别商品要求。 具体来说,就是马匹进口。 在整个东南亚、东亚,马匹都是稀罕物,不但品种差,体型小,而且数量也嫌不足。尼克向企划院提出报告,要求设法扩大马群的数量,以提高繁衍效率。但是他瞧不上可以就近搞到的滇马,滇马过小的体型和悲剧性的挽力使得它在临高的工农业和军事上都无多大的用处,蒙古马虽然作为还算堪用,但是第一无法大批获得,第二大家也实在有些瞧不上。军队和农业部门都强烈呼吁能够尽快获得品质较好的骑乘马和牵引马。 显然,靠着尼克带着徒弟和帮工在高山岭自力更生的搞人工授精,就算一匹公马一年能给200匹母马配种,但是马匹的基数摆在那里,靠自身繁殖得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