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蝉那把剑_第五百四十章 人生行路大不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章 人生行路大不易 (第1/4页)

    在正堂之外,伫立着金刚寺的六面。

    金刚寺乃是佛门发源之地,当年宝竺国王子放弃皇位而寻求解脱之道,最终在菩提树下觉悟四圣谛而成圣人,称佛陀,是为现在之佛,中央婆娑世界之主,万佛之祖,也就是佛门常说的如来。又因为佛祖出身于释迦族,是为释迦族的圣人,所以佛教又被称作释教,与道教、儒教并称为儒释道三教。

    只是在佛教东船中土之后,位于宝竺国内的沙门便开始衰微,为首的金刚寺更是首当其冲,被愈发兴盛的婆罗门教各种打压,使得金刚寺上下已然有了离开宝竺远赴中土的念头。

    金刚寺上代主持八目尚在时,金刚寺还能勉励维持,至于是否抛弃多年基业远赴中土,也是争论不休,可待到八目圆寂之后,其弟子六面与七耳争夺主持之位,可金刚寺又没有道门那般家大业大的雄厚本钱,所以两派人争斗不休,使得本就已经处境艰难的金刚寺更是雪上加霜。

    最后七耳失败,由六面继承主持之位,执掌金刚寺的重器紫金刚铃,可七耳却带着佛祖亲笔的金刚经远赴中土来,几经辗转之后,将其献于佛门,以期求得中原佛门的庇护。

    到了这等境地,金刚寺实际上已经分裂,六面虽然得到了主持之位,但也只是一场惨胜,金刚寺只剩下一个烂摊子,内部糜烂不堪,外部强敌窥伺,内忧外患,实是不堪。

    正因为如此,六面才真正动了将金刚寺迁往中土的念头和决心,因为佛门在中原经营多年,摩轮寺也在草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