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义 (第4/4页)
某虽是闽人,却有与建虏拼死一战之决心。此世之大义也。” 范志完召开会议,商议进军松锦之策,那不管他心中是如何想的,横竖,这架子要摆出来。不然崇祯帝就不愿意了。 郑芝龙对辽西走廊的地理一窍不通,发表了一通演讲后就保持沉默。只对了双耳朵听,对一些汛地、险隘是豪不关心,他只知道黄台吉的主力还在松锦就行了。因为在如今这个时代,海陆两军间实则是很难有配合的。 火炮的射程太短,根本无法掩护陆上。 范志完今天就是把嘴皮子磨薄了,说的也都是一些屁话。 因为,那就算是贴近海岸线搞对陆支援,能排的上用场的也是沈廷扬手下那些平地沙船。沙船不怕搁浅的。郑芝龙手下的鸟船和乌尾船,吃水深,搁浅了可就是大麻烦了。 郑芝龙心中早打定主意,是以,无论范志完说的如何天花乱坠,除了当中表个态外,就只做遵命。 马科、白广恩也与他类似。 这战阵之间,明军听的还是他们的指挥不是 范志完还敢跟着他们直进松山不成他又不是洪承畴、孙传庭更不是郑芝龙 历经了之前的惨败后,说真的,不管是他们俩也好,还是吴三桂、李辅明、唐通,对于解松锦之围,实则都不报什么希望的。 眼下的战事,更多是做个样子。最好他们能在南线吸引住清军主力的目光,然后郑芝龙带领水师直入松山城,不管是运输粮食入松山城,还是接应洪承畴等撤回,那都是上上结果 至于崇祯帝所想的解松锦之围,则纯属是痴心妄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