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742章 不可轻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42章 不可轻忽 (第1/5页)

    大宋儒士阶级心结的产生,源于立国后长期与侵入中原的游牧民族对峙,虽屡次三番想将蛮夷逐出中原,可屡试屡败只能做小,纳币称臣、割地赔款的事情都做过。澶渊之盟之后, 实际华夏大地上形成一南一北,两个政权的对峙正式拉开了序幕。

    无论以后女真灭辽建立金朝,蒙古灭金建立元朝,皆没有改变老百姓口里的南朝和北朝。因而大宋虽然口中喊着自己是中原正朔,其实是长期做小。以后都城被攻破,靖康二帝被掳走, 丢了中原, 只能偏据江南。

    建立南宋的赵构内心独白估计是只要我躲得远点,不惹事不生非, 咱们在地图上并列也不是不可以,连所谓的正统也只剩下口头儿上的了。待到蒙元大举南下攻占了江南,淳祐帝献出国玺投降,可这么一来就标志着大宋朝国祚已失,亲口承认了“大元”的正统地位。

    如此也导致出逃后的赵昺兄弟虽然在众臣的拥戴下重建朝廷,但失去了传国玉玺,在世人眼中却是名不正言不顺,只是前朝余孽而已。现下即使他们夺回了江南,打回了中原,夺回旧都,实现复兴。

    可其实在中原百姓和蒙元朝廷眼中,当下的宋廷仍然只是篡国的‘反贼’,并不为他们信服。况且驰骋百年,元朝好歹也获得了一些汉族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的效忠,元朝一灭,大宋能否真正服众,可就两说了。

    若是不能彻底灭了蒙元, 即使重新入主中原事情依然棘手,所以陆秀夫等人才认为只有攻破蒙元的都城,擒杀蒙元大汗灭掉元廷,才能彻底否认忽必烈及其后嗣建立的政权,确定大宋是中原正朔的地位,让北地儒者和百姓们的信服,获得他们的支持和拥戴,真正确立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