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0章 闷声发展 (第1/7页)
有位伟人说过‘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就是土地问题’,而古代农民起义也往往是因为土地制度的崩溃,土地兼并导致广大农民失地,流离失所生活无依。宋代不抑土地兼并,南宋由于地域减少,人口增加,宋末土地兼并也极为严重,土地集中到大地主和大官僚手中,导致社会矛盾激增,对国家失去信心,也不能不说是亡宋的原因之一。 而蒙古人更奇葩,不仅未着手消除土地兼并带来的矛盾,反而是大肆掠夺、兼并土地。元朝的土地,从占有形式上看,可分为官田和民田两类。官田是以封建皇帝为代表的封建政府直接占有的土地,包括屯田(军屯、民屯)、职田、学田、草场、牧地以及皇帝给予贵族、官僚、寺院的大批赐田;民田是指官僚地主、一般富户地主、寺院以及自耕农占有的民间土地。 元灭南宋,对于蒙古、色目统治阶级和投靠蒙古统治者的北方各族官僚地主来说,便是他们掠夺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对于一般汉族地主而言,又正是趁火打劫、兼并土地的绝妙空隙。所以元朝统一全中国后,大土地所有制在宋、金的基础上迅速发展,统治阶层占有的土地愈来愈多,自耕农的土地却愈来愈少,或沦为封建地主的佃户,或流离失所,短短的数十年内,便出现了较北宋、金更为严重的土地高度集中现象。 宋、金两朝灭亡后,不但原有的官田转为元朝政府所有,宋、金两朝的贵族、官僚、军阀们所掠夺的土地也成了元朝的官田,其数量颇为可观。元朝官田的另一来源,是籍没官田和得用各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