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5章 重塑大明官军之魂 (第3/4页)
何,这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毕竟,织田也要履行条件,解决粮食问题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最近的杭州米市已经有了不小的波动,如果到了秋收再不平抑,势必就要出乱子了。 ……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为大作于细, 风高浪急,闲庭信步。 每逢大事有静气。 对这些话,朱墨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无数的险恶告诉他,越是危险的时候,越是要有一种宽闲的心态,否则很容易犯错,也容易错失一些重要的时机。比如眼下—— 战前的安静阶段,如果什么也不干,反而会加剧军民的紧张。这种时候,谈一点文化方面的事,就特别容易深入人心。试想,人人听闻东海面上不安静,想到倭寇的性格,对华亭之败怎么可能默不出声?报复是必然的,一场暴风雨恐怕又要来了。此种情绪感染之下,严家的党羽很容易就搞出事端。 朱墨再次亲身参加万松书院的大讲,又亲自审定蒙学教材,与普通人围坐杏坛、讨论心学,消息一传开,立刻就像一针强心剂,让全城人安靖下来。 而在这种关口上, 朱墨的心思也特别灵敏,想到了在宣大时候的饶阳郡王和吕坤,曾经给义勇讲述朱子家训和传习录。那为什么不编一套士兵的蒙学书呢? 主意刚说出来,何心隐、李贽、吕坤三人就热情大增,讨论激烈。 何心隐自然是坚持明军必须是天下人的军队,不能只是皇家军队。吕坤却心存疑虑,担忧心之道万万千千,士兵难以合一。李贽则十分浪漫,认为军队不需要什么思想,只要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