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5章 沿海之民也分成了两种人 (第1/4页)
朱墨这一趟,主要是检验一下俞大猷他们说的是否属实? 因为这里涉及到很根本的问题——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倭寇这种跨国势力主导下的海商,是否有合理性?而看了数天,触目惊心之外,也让人生出十分可怖的观感。 卫所, 果然比九边更为败坏。 如果说九边卫所还能剩下一些死守的军户,也就是还有一些可用之人,那么沿海卫所就什么都没剩下了。军户们几乎都找不到,完全混同到了百姓之中。在抵抗倭寇方面,官府形同虚设。 每次倭寇来犯,百姓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反而是一些山贼土匪还会偶尔跟倭寇打一下。 倭寇的控制非常恶毒:凡是组织抵抗的城镇,全都屠城;而那些不抵抗,甚至主动愿意配合走私的,则秋毫无犯。 这样就形成了非常不利的局面—— 官府根本没办法动员抗倭。百姓不敢站出来,因为见得太多了,一旦站出来,等官军走了或者败了,接踵而至的就是倭寇的惨烈报复。经历几次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提抗倭了。 最可怕的还是人心—— 沿海一线的近倭地带,百姓被倭寇折磨了几十年,早已不知官府为何物!虽说也知道自己是大明臣民,可官军的保护力又在哪里?长此以往,这些百姓就处于一种无是无非的状态。久而久之,就接受了倭寇的间接统治。 倭寇的间接统治,又是通过一些缙绅和商人实现的。这些人组织起货物供应,劳动力供应,如同交税一样,定期给倭寇送去。而倭寇又与九边外的鞑靼人不同,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