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03 (第1/4页)
来恭贺呢。 刘识虽然要忙着一双幼子的“百日礼”,还要忙活“双抢季”以及暗中对付观音山匪众的事,十分忙碌,但还是抽出空来,亲自在县衙门口集体答谢送礼的百姓,并且依旧每家送上一盒点心做答谢礼——既不贵重,显得盛气凌人;也不过轻,让实心实意恭贺的百姓们吃亏,恰恰好,还实惠。 彭瑾在刘识赴任之初就告诉他,把百姓放在心里不是努力施行惠民仁政自己明白就行了,而是要让百姓知道你的心意,要亲民,这样才能官民融洽,互相体谅。 要不然感情幽藏在心中,那不就如锦衣夜行,别人怎么会知道呢!百姓不知道他们的长官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谋划设想,又怎么会设身处地地为长官着想,安顺守纪呢。 大概是和少时的遭遇有关,刘识并不是一个感情外露的人,除非对方是彭瑾这样日日相伴的枕边人,或是安老大那等过命的兄弟。所以当初彭瑾提出这个建议时,刘识一时半会儿的很难接受并实行。 要他当众宣言对对方的情感,感觉就像是剥光了所有的衣服,在街市上游荡。 不过,随着上任的时间加长,和当地的百姓相处越来越多,少了最初的互相戒备,当刘识第一次站在人前表达和百姓们有福同享、患难与共之后,他突然发现原来这件事情也不像是他想象中的那么难,而且效果果真如彭瑾所说那样。 譬如眼下,百姓们见他百忙之中特地抽空出来答谢,并且一一诚心实意地送上回礼,顿时都激动躬身致谢,有些人甚至还激动得要流出眼泪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