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_第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节 (第5/9页)

了一句:“事事都要自己做,那也太辛苦了,你不是有几个还不错的伴读么?”

    第159章

    阿四一共有四个伴读, 分别是河东裴家长房的次子裴道,太原王家御史中丞之孙王诃,寒门出身的户部侍郎独子姚蕤, 以及刑部侍郎孟予独子孟长鹤。其中裴道年龄略长些, 比阿四大三岁,姚蕤大阿四两岁, 王诃与孟长鹤同为十岁。

    都是刚刚好的年纪, 既没有案牍劳形, 又是最清闲的时候。唯一忙碌些的, 就是裴道,她已经开始准备来年春闱了。

    科举允许女子考的时间尚短, 总体人数远不如男子, 老一辈有才干的妇人多受征召入仕, 剩下机会多,因此多有十几岁的世家子早早下场。

    一旦要做官,商贾之事, 就做不得了。

    鼎都郊外的布庄本是皇家庄园,虽然收入归阿四,但名头上尚且不是阿四的私产。但阿四在龙尾县新买下布庄就不同了, 布庄经营本是商贾事,在职的朝廷命官连进入东西市都是不被允许的, 更不能行商。

    这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官员亲身下场以权与百姓争利,也是早些年诸多平民商贩能崛起成为富商巨贾的原因之一。

    正所谓人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随着大周立国越发长久, 世世代代的官员对于各方面的侵占也是实打实的。商人终究是平民,面对官府总是无力的, 不得不破财消灾。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巨富王家搬离鼎都之前,奉送端王府的王孺人和留在宋王府的王娘子。

    她们俩留在鼎都会比回族地过得更好吗?未必。

    但是,她们必须留下,因为玉照和姬宴平表达了需求。于是,王家用一双女男换得全家携大半家财平安离开。

    如今是王家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