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5节 (第10/10页)
往何处去了?” 县令长揖后,回答:“此地多出军户,不少田地都被授予有功的军士,再有就是州中有一香火鼎盛的寺院,颇受百姓推崇,不论贵贱,竞相献田入寺。” 现今比起开国之初,人口翻了两倍有余,田地不足,均田也要打折扣。而勋爵贵族与文武官员到了一定的品级,就会被授予免税的大片永业田。除此以外,还有一处是没有被规范在税法内的,就是僧侣。 寺庙受信徒供奉,名下的田地又免税,不少大户便趁此与寺庙联合躲避税赋。 如果县令没有与寺庙同流合污的话,这事确实怪不得县令。 第229章 姬无拂在县里停留三日, 观察县衙内外形状,眼见大体没有差错,也就高高抬手, 不再直白地与人计较。漫长旅途的见闻, 已经让她明白,这个县里的百姓过得尚可, 不能如数授田的原因太多, 最主要的是县中田地不足。 不是县令不想, 而是这片地方确实翻不出那么多的田地来授予庶民了。 立国之初民力凋敝, 土地富余而无人耕种,如今不但人数翻倍, 授田的人也增加了女丁, 各地豪强又多吃多占, 流民愈众,民生太苦宗教就要占据一席之地。 大多数的宗教给予人几分慰藉之余,肖想的依然是信徒的财帛田地。 此地的县令能如实告诉她难处, 至少说明人大概率没和寺院沆瀣一气,已经算是不错了。 离开县城后,姬无拂的心情rou眼可见的低落, 校尉见了就安慰:“人嘛,总是喜欢荣华富贵、长长久久, 这是人性,食色性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