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节 (第3/9页)
“一丈高?应当是没有的吧?”此时的一丈约是三米,阿四虽不能目测小树具体高度,但没有三米还是能看出来的。 雪姑道:“夏商之际,一丈约莫五尺四寸(一米六出头),算来,也就是这般高度。” 宫人掩袖便笑:“丈夫、丈夫,一丈之夫,仅是这般高么?” 阿四乐呵:“这一丈一朝更比一朝长,看来就是为了让一丈之夫也能显得高大一些。” 雪姑走到另一株高大粗壮的梧桐树面前,抚摸粗糙的树皮,与阿四说:“我们四娘,将来必是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建木的。” 这话阿四爱听,也很感动,但警觉道:“雪姑不会也要离开丹阳阁了吧?” 雪姑情不自禁笑出声:“四娘多虑了,孟刑部也罢、柳内相也罢,她们都是自外官调来的,而我乐得做内官,自认也不愧对俸禄,大约是要留在这儿一辈子的。说不准,能有幸得朝廷发放的致仕后的半禄呢。” 诸职事官年七十致仕,五品以上每年给原先一半的俸禄。 内官六局为首者为正五品,丹阳阁的内官如何也不可能在五品上致仕的。雪姑的意思是,她会一直跟在阿四身边,直到她开府作为属官跟随至王府,届时自然有大把的官职可供选择,吃上退休的俸禄也就指日可待了。 阿四非常高兴,拉着雪姑的手回屋,共食一餐饭。 饭后阿四出门遛弯,不意看见花园小松树背后有一页纸,凑近看,上有一首诗:“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1。” 阿四读了又读,很是喜欢。她将小诗记下,回宫抄给雪姑:“这首诗我很喜欢,找一找放诗的人吧。” 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