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_第8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节 (第7/10页)

手起家的人物,从买粥、买烛、贩琉璃一步步经营到富甲一方,例如有个叫王元宝的,就是贩卖琉璃起家,这屏风算是大件了,更多的用于窗。不过嘛,时间长了,商人也难做起来。王元宝还没死,往后却很难再出一个王元宝了。后来,同一处的商人们便联合起来办了商行,久而久之,经营同一营生的商人相互间帮衬往来就成了商会1。”

    “如今商会势大,外地的商人要进入鼎都做生意多往商会打探消息,或者直接将财货换出。打算自个儿经营的商人,也不会得罪商会中人,即便不与商会做生意,也要让些利润售出部分货物,或者以财帛交好。不然总有些人能想出法子来叫地不平,让人走不顺。”

    姬宴平无视外面管事越发难看的脸色,自顾自和阿四说话,大义凛然:“许多小商户本就是赚个脚钱,这般恶劣风气长久下去,不知要带来多少祸患。”

    “原来如此,阿姊真是深思熟虑、目光长远。”阿四夸奖完,转头看看硬着头皮笑呵呵继续和赵家管事汇报的商人,显然这穿金戴银的富商并不认为姬宴平此举是设身处地为商户考虑。

    老虎过来咬死了猴子,旁边被猴欺压的鸡照旧要害怕的。

    或许,这些中层的商户心中想的是,今后就要交双份的“保护费”,以便满足赵家和宋王的双重剥削。

    明明都知道赵家要的多,为什么这些商人还是选择依附赵家?难道商贾出身的新贵姚家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阿四的疑惑很快得到解答,如姚家这样摇身一变从汪洋商海中上岸的人家,是断断不愿做一些损害名声的事的,在姚家门下的商人必须清清白白做正经事,稍有些歪心思的,一开始就被拒之门外。

    很多和权贵勾搭的商人所求就是借势生财,走不得捷径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