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节 (第6/9页)
了整个统治阶级的汲取目标。阿四从小到大的教育里,治国理政,不是给百姓做慈善的,而是如何合理地从百姓身上盘剥更多的财帛又不能让百姓流亡,而是尽力让百姓做温顺的羔羊。 自秦时起,便是如此。秦被称之为暴秦,就是因为他开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开头。 无论是北魏、隋,还是大周,授田于百姓,或许真有那么一些为百姓考虑的心思,但现实是这田地是归属朝廷的,是朝廷租给庶民的,是每年要交税的。 阿四伸出一根指头试探问:“十亩,仅仅十亩,不收税。” “大周有户六百五十万,大致四千万人,便是其中只有四百万需要重新授田的适龄女子,阿四知道需要多少亩田地吗?”皇帝不但要考虑庶民的生活,还要考量北境的军队,考虑文武百官和宗亲上下的衣食住行,甚至于阿四刚才喝下的那一杯石榴汁。 这计算对阿四来说很简单,飞快回答:“四千万亩地。” 皇帝淡笑:“这已将近举国耕地中的一成了。” 阿四脱口而出:“十分之一的人分到十分之一的田地不是刚好吗?” 皇帝但笑不语,阿四随后明白过来。 这世上最难就是公平二字,要从哪里变出这四千万亩地分给女人? 只论永业田,单单一位亲王就要授田一百顷、职事官一品六十顷、上柱国三十顷,往下逐一递减,直至五顷。而普通成丁总授田一顷(五十亩),其中永业田只有二十亩。 冬婳不知何时离开内殿,取回一卷书展开,指出一页给阿四看。 开头便是某位宰相1的陈述:“今天下户口,亡逃过半”。 百姓为什么要流亡呢? 无非是衣食不能保障,受剥削过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