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5节 (第1/8页)
弘文馆的女学士大多十四五岁就考出去了,而今留着的多是为了和四皇子多相处两分面子情。 宋五不赞同:“你尚且年轻,学问也不错,最好是科考两年,万不能急切。” 宋大郎听不下去了,匆匆告退离开。 “路上小心些脚下。”宋五并未阻拦,笑着让侍从打灯去送。 待到宋大郎走出院落,宋五低头与曾孙说:“大郎那头,你要多加注意。很多的事情并非是做上人的不想一碗水端平。等大郎嫁出去,无论关系如何,你都要谨慎行事。我知道你总是会善待他的,今后他待你冷淡些也无妨,只怕哪一日突然热切起来。” 宋二娘笑道:“瞧太婆说的,长兄还能突然害我不成?毕竟是我阿兄,我自然不会薄待他,太婆放心。” 第176章 阿四一早起来, 琢磨起两天没消息的改姓案。照理说,当天就该有个结果,怎么礼部的人完全没来招呼呢? 上辈子看过的一些花哨书本终于起了一点作用, 阿四甚至考虑自己说不准要去朝会上舌战群儒, 特地在查阅卷宗的间隙,抽空向孟予问改姓案的事:“滑州司马吴薇的案子怎么样了?” 孟予说:“陛下将这事交给陈礼部去调停, 陈礼部似乎是认为不妥当, 一直拖着。今日常朝陛下问起这个, 陈礼部却说他身体不好, 想要回家修养一段时日。” 阿四不理解处理案子和回家修养有什么关系,脱口而出:“总不能是为了逃开这桩麻烦事, 连官都不想做了吧?” 此时刑部衙门内走动的官吏不少, 听得阿四言语具是低头忍笑。 孟予嗔道:“四娘这话说过了, 怎能如此埋汰陈礼部。其人为国尽职尽忠数十年,岂能是辞官避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