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不转水转 (第1/8页)
侯沧海承包面条厂时没有太深太细的想法,除了想要帮助面条厂老工人以外,主要目的是想获得一个费用较低的生产基地,为保健品生产奠定基础。在他心目中,在面条厂只是实验性投产,保健品大规模生产还要搬到工业园区,租用或者自建厂房。 一句话,他最初存在在面条干两年后就离开的想法。 随着面条厂逐步恢复生产,侯沧海发现自己居然挺喜欢这个地方。面条厂厂区颇大,建设两条保健品生产线丝毫不局促。 而且,随着对面条行业了解,他觉得面条行业也是一个能大有作为的行业。这里所谓的面条其实是专指挂面,是经加水和面、熟化、压延、切条、悬挂脱水等工序加工而成截面是矩形或圆形的干面条制品。 在挂面行业,行业集中度低,年产五千吨的全行业不过一百多家。整体档次偏低,中、高档不到总体的百分之十。缺乏对挂面内在品质的研究。缺乏产业链的协同。全国性品牌没有形成。 这么多问题,意味着机会。 侯沧海这时便有了长时间承包面条厂的心思,甚至在与金家悦长谈后,产生了将面条厂改制的想法。改制后让整个面条厂区域成为沧海集团的地盘。这符合抓大放小的国家大政策,面条厂这种竞争性很强的下游行业,国家绝对没有抓在手里的想法。 此时听到詹军所处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岗位,恰好要负责市属集团清产核资,指导改制企业的国有资产剥离和不良资产核销工作,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山不转水转,又阴差阳错地转到了一起。 侯沧海骂了一句:“他马的,冤家路窄。有鲍大有和詹军在国资委,不要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