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1章 彼其娘之,本公子的头发 (第1/4页)
天雀街上,一身着华贵的少年公子正带着几个家丁怒气冲冲地穿梭在人群中。 “让开,让开!” 一脸凶相的家丁在前面开路。 有认识的路人纷纷避让。 “这不是副都御史成大人的嫡孙成子美成公子吗?这是谁惹到他了?” “嗯?是吗?我怎么没认出来,你看错了吧!成公子英俊潇洒,怎么会是一个秃头的汉子?” “绝对不会错,上次我去暮春楼见过他!至于头发嘛,也许是他喜欢剃成这种发式?” “啊?还有人喜欢这种发式?不会被人说不孝吗?哎,这些大少爷的品味可真难理解。” 这里说下,古代是可以剪头发的。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里孔子真正想表达的是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爱护,这是行孝。 孔子的本意是珍惜爱护身体,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动。 事实上古代理发染发行业早已有之,理发和染发同起源于西汉,理发师也被称为“剃工”“镊工”“剃头匠”,清明上河图上一个猥琐的角落就画着理发店。 当然,前世自周朝开始还起源过一种刑法,称为髡(kun)刑,就是把犯人的头发剃光,或者乱剃。 这就让很多人误会,认为古代不能剪头发,认为是一种羞辱,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 根据文献记载,古代人的毛发皮肤,如果是认真打理的,是一种爱护珍惜身体的行为,是行孝。但如果是乱剪乱伤害,那就是严重的侮辱(满清的“剃发易服”就是对各民族极大羞辱(官方认定)),属于不孝。 所以在古代,毛发可以精心护理,修剪修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