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4 (第2/4页)
任何看得上的弟子。前些年因着还年轻,李老太太便一直看着他眼高于顶地折腾。可李望宗如今都四十有六了,再不收一个,指不定哪日衣钵就传不下去了。 想着这些,李老太太也有些感叹封恒这对夫妻的运气。 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啊。 李氏族人中想要成为李望宗弟子的人何止千百,有些人沾着个姓李的名头就直往他身上贴,可李望宗生性高傲,对蠢钝之徒从来不屑一顾,蹉跎至今门墙内都没有个传人。 封恒一来是赶上李望宗对朝事失望回乡休养,二又对她大孙子有救命之恩在前,正好封娘子在算学上的悟性也超乎想象。 三者加起来,李老太太一提出这个建议,就知道儿子肯定会动心。 果不其然,李先生想了想,便微微颌首。 这就是同意了。 那一日封恒旬休,宋师竹和他正好一块结伴到李家。 知道李先生要收封恒为徒的消息时,宋师竹正在李二姑娘的闺房中。李二姑娘闺名随玉。李随玉一听到前头传来的消息,就高兴地眉开眼笑。 当时两人面前正摆着一本李先生的大作,两人就着一道数差问题一直辩论,差点插枪走火。 让宋师竹说,李先生真是无愧于大家之名,眼前的这本在代数、几何上的诸多思考,在这个时代都是前所未闻。 可惜她是真怕见着这位大家,她只是知道那些公式,李先生想听她说的却是如何推导公式的过程。 古今中外的数学家们用几千年的积累才能获得的正确答案,宋师竹要是能三言两语就讲明白,不是明摆着告诉旁人她有问题吗。 也因着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